11月20日下午,辽宁中医药大学百会大讲堂第七十二讲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训第二讲在真人图书馆举行。学校特邀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郑洪新,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二科副主任臧凝子,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教授肖洪贺作专题讲座。会议由科技处处长于睿主持。学校主会场及线上分会场近千人收听收看。
会上,郑洪新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选题与关键科学问题》为题,深入解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策略。她通过分析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政策、条例和其平台功能的使用等方面,总结了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研究思路,并展示了如何从中医药经典理论中提炼科学问题,并转化为具体的研究课题。她强调了科学问题提出的重要性,建议研究者在选题时应当精准、具体、新颖,并与研究内容紧密相符。最后,郑洪新还分享了撰写项目申请书和熟悉申报流程的实用建议,包括预实验、发表的科研论文、主持与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的科研成果或奖励等方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方面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

臧凝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思路与方法》为题,结合自身申报经验,细致解读了青年基金到面上基金的转化要点,强调了项目结题质量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她深入探讨了标书撰写的各个环节,包括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关键科学问题的把握,以及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可行性分析。臧凝子特别指出,科学问题的提出和科学假说的构建是撰写高质量标书的核心,她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从临床问题中提炼科学问题,并构建有说服力的科学假说。此外,她还分享了撰写标书的细节、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凸显了通过一个课题讲好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的重要性。

肖洪贺以《青年教师的科研选题和立项》为题,分享了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宝贵经验。他从提问题、查文献、找答案到明确科学问题,为在场师生捋清了做好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流程,并以补肾中药激活神经再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为例,详细阐述了前期研究基础和选题分析,分享了两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经历,包括评审意见和反思,指出了立项依据、科学问题凝练、前期结果扎实性等关键因素,并提供了撰写标书和熟悉申报流程的实用建议。

此次讲座内容充实,讲解透彻,不仅为我校师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方面提供了实质性的指导,也极大地激发了我校师生对科研工作的热情。三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覆盖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全流程,从选题到立项,再到标书撰写的各个关键环节,为师生们未来在学术研究和课题申报中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发。学校将继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活动,提升我校师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