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辽宁第一讲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作题为《旧动能已去,新动能在哪?》的讲座。辽宁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关蓉晖,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中国人民大学辽宁校友会名誉会长、沈阳市委原副书记刘迎初出席活动,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在辽校友、企业界人士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在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吕晓东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致辞,她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指出辽宁中医药大学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动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好、阐释好、宣传好,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校更加深入人心。相信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一定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增强能力本领,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辽宁校友会秘书长刘朝晖介绍了“陕公大学堂”的背景,现场播放了“陕公大学堂”宣传先导片。

吕晓东和刘迎初共同为“陕公大学堂”辽宁讲堂揭牌。

中国人民大学辽宁校友会会长宋俊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向辽宁中医药大学赠送纪念品。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任路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向中国人民大学赠送纪念品。

刘守英教授在讲座中从“传统动能的衰竭”、“新动能正在蓄积”和“重建数字文明时代的发展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经济在新动能有力支撑下的向好前景,指出新动能已经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深入浅出,以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为听众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经济学大课。

随后,宋俊伟向刘守英教授颁发“陕公大学堂”主讲嘉宾荣誉证书。

活动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刘继东主持。


“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立的面向社会各界的理论宣讲活动。系列公益讲座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专家解读,以纵横比较的视野讲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追求真理的精神讲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扎根实践的角度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变“单一讲”为“系列讲”、变“校内讲”为“各地讲”、变“平面讲”为“立体讲”,致力于打造“独树一帜”的先锋课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平台、各地各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次活动是“陕公大学堂”在辽宁的首讲,辽宁中医药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


活动开始前,吕晓东陪同出席活动的部分嘉宾参观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和图书馆。辽宁省老科协、沈阳市社科联、沈阳市政协经济委、沈阳市老教授协会、黎明航发集团公司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辽宁校友会、沈阳市校友经济促进中心等有关单位和组织的负责同志在现场出席了活动。